【大众日报】山东中医药大学推进高质量发展 开启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新征程

2023年12月07日 16:38  点击:[]

山东中医药大学推进高质量发展  开启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新征程

在刚刚结束的2023华佗杯全国高等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中,山东中医药大学荣获团体冠军、学生组个人全能冠军、临床教师组个人全能冠军和亚军,获得个人单项奖17项,获奖数量和等级刷新了该校参加此项赛事的最佳成绩,也刷新了历届大赛单所高校最佳成绩。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五次党代会以来,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同心同德,开拓进取,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,开启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新征程。

坚持党建引领发展,

思政教育呈现新气象

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,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,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,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、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、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、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、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和高水平大学。

该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秉承“厚德怀仁、博学笃行”的校训,坚持“以文化人、厚重基础、注重传承、勇于创新”的办学特色,传承精华、守正创新,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经过六十余年几代人辛勤耕耘和不懈奋斗,培养出十余万中医药和健康服务相关专业人才,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。

该校注重顶层设计,构建“大思政”格局,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,坚持“中医药+”,构建“三全育人”新格局,2023年,该校获评山东省高校“三全育人”暨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。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,举办“思政课+中医药”理论大讲堂,用中医药文化丰富思政资源,用专业思维拓展思政教育,实施中医药文化内核与马克思主义原理融会工程,融合“大医精诚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彰显“中医药+”思政育人新功能。

聚焦高质量内涵建设,

办学实力展现新增长

该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,涉及医、理、文、工、管、法、教育等学科门类,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,其中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,1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。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,中医学位列第6,中西医结合位列第5,临床医学、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前1%行列。先后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,第二届全国《黄帝内经》知识大赛总决赛总冠军,第四届、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,首届全国大学生中西医临床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。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。先后涌现出一批荣获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”“全国三好学生”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”“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”等称号的优秀学生。

坚持师德为先、人才引领,打造实力雄厚人才师资队伍。该校获“国医大师”荣誉称号4人,“全国名中医”5人,“岐黄学者”5人,“青年岐黄学者”6人,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,“973”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,全国优秀教师8人,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,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5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3人,入选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2个,连续两届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,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72项。

坚持科技驱动产教融合,

科研创新取得新成果

该校现有中医学、中药学、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1个国家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,3个国家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,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,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,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,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(山东)中药单元平台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该校共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1370余项,其中国家级项目176项,2018年、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共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。

该校坚持科教、产教融合,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,成立南药研究院、全球首家石墨烯医学研究院。与济南市、青岛市等地方政府,与省药监局、省药学科学院等部门单位,与南京中医药大学、黄冈师范学院等院校,与鲁南制药、东阿阿胶、山东建邦集团等企业签署系列战略合作协议,该校入选新一轮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单位,努力将教育教学优势、科学研究优势、中医药文化优势、医疗服务优势转化为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优势。

注重文化品牌建设,

社会服务能力获得新突破

该校坚持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,积极打造特色鲜明文化品牌,充分发挥“儒医文化、扁鹊故里、针砭发源地”“三张名片”优势,塑造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品格。通过举办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、中国(长清)扁鹊中医药文化节、扁鹊文化与中医经典传承发展国际论坛、第六届中医科学大会、第七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、首届济南扁鹊论坛,叫响“扁鹊故里”文化品牌。通过承办全国性“泰山论灸”学术会议,广泛推广灸疗适宜技术。举办首届“沂山论健·中医药健康大会”,汇聚共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。

该校成立全国首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,并成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。获批省内首家中医药智库,成立儒医文化研究会。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保护计划项目《中华医藏》学术办公室挂靠本校。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播,广泛开展“万名中小学生进校园”活动,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获批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、山东省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、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。

坚持开放办学,不断推动中医药“走向世界”。该校与世界上近200所高等教育、医疗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,其中活跃密切的国际伙伴有40余家。该校是世界针联对外交往工作委员会以及世界中联中医外治、脉象、内经、抗病毒等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,承担“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”“中国—波兰中医药中心”“中国—尼泊尔中医药中心”“中医外治国际合作基地”“中西医结合眼视光与近视防控国际合作基地”等国家高层次对外交流平台建设任务。坚持大医精诚、厚德怀仁,附属医院、第二附属医院、附属眼科医院不断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。


上一条:【中国青年报】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海洋特色发展之路 下一条:【光明日报】坚持“中医药+” 构建“三全育人”新格局

关闭

中国共产党山东中医药大学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 版权所有